正名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202页(288字)

辨正名称、名分。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春秋末期,礼乐制度名存实亡,孔子认为这是由“名”“实”混乱引起的,因此主张先正名,即以周礼为标准来辨正名分,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严格遵守周礼等级规定,维持等级制社会秩序。正名问题提出后,引起名实问题的长期争论,管子、墨子、公孙荀子韩非子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荀子并写出《正名篇》,专题论述了名与实的关系。

上一篇:正史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