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673页(244字)

古代墓中陪葬的偶人。

作为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以后逐渐盛行。

主要形象为兵士与奴仆,秦始皇俑可为其典型代表。

北朝时多为甲胄战士、出行仪仗、歌舞乐队俑。

唐代出现唐三彩,除仪仗俑外,常见的还有鞍马与牵俑、骑吏、乐队俑等。宋以后逐渐衰落。

俑有木、陶、瓷、石及金属等制品,但以陶俑为最早见。其形象大都模仿当时人物服饰及社会活动,因此对研究古代社会生活习俗、雕塑艺术及舆服制度,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见“秦兵马俑”条。

上一篇: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