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佩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472页(896字)

中药名。

出《本草再新》。别名:蕳,兰、兰草,大泽兰,醒头草。为菊料植物兰草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茎叶。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稍长。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

叶对生;在下部的叶常枯萎;中部的叶有短柄,通常3深裂,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连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无腺点。头状花序排列呈聚伞花序状;总苞长6~8毫米,总苞片10枚左右,膜质,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常带紫红色;每个头状花序具花4~6朵;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有冠毛,冠毛均比花冠为短;花冠白色。

雄蕊5,聚药,不露于管外;子房下位,柱头2裂,伸出花冠外。瘦果圆柱形,长约3毫米,有5棱,熟时黑褐色。

花期8~11月,果期9~12月。生溪边或原野湿地,野生或栽培。

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夏季当茎叶茂盛而花尚未开放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净泥沙,晒干或阴干。干燥的全草,茎多平直,少分枝,呈圆柱形或扁压状,直径1.5~4毫米。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有纵纹及明显的节,节不膨大。质脆,易折断,折断面类白色,可见韧皮部纤维伸出,木质部有疏松的孔,中央有髓,有时中空。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多呈3裂,中央裂片较大,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无毛,色暗绿或微带黄,质薄而脆,易破碎。

气微香,味微苦。以干燥、叶多,色绿、茎少、未开花、香气浓者为佳。味辛,性平。入脾、胃经。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

内服:煎汤,4.5~9克(鲜者9~15克)。阴虚、气虚者忌服。

①治脾瘅口甘:兰草煎汤服(《素问》)。②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藿香叶3克,佩兰叶3克,陈广皮4.5克,制半夏4.5克,大腹皮3克(酒洗),厚朴2.4克(姜炒),加鲜荷叶9克为引。

煎汤服(《时病论》)。成分:全草含挥发油1.5%~2%,油中含对一聚伞花素、乙酸橙花醇酯。

叶含香豆精、邻一香豆酸及麝香草氢醌。

1.花枝 2.管状花剖开 3.果实

上一篇:侧柏叶 下一篇:併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