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734页(317字)

梵文Bhūtathatā的意译。

原意为事物的真实性质或状况。佛教各派从不同角度称之为“本无”、“实相”、“性空”、“法性”、“真性”等,指现象的普遍本质。般若学认为,世俗认识所面对的一切物质与精神现象都只是一种虚幻假象,现象后的真实世界,是世俗认识所不能感知的独立的精神性本体,这就是“真如”(或“本无”)。

而这种精神性实体,既不能用现实世界中任何具体的文字或概念来表达它的存在与特征,也不是世俗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所能理解的,只有通过修行般若智慧,才能具有认识它的能力。所以佛教把达到被岸真如世界作为修习般若的最终目的。由于佛教内部对真如的理解不完全相同,又形成了六家七宗等般若学派。

上一篇:袁绍 下一篇: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