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编中国文史词典》第750页(240字)

中国哲学用语。

明代王守仁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指人人具有的天赋道德属性。致良知,指战胜私欲,恢复这种“良知”。他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又说:“知道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意即“致良知”就是要求人在不良意念产生时,能用良知善念加以克服排除,以维持封建道德准则。这是一种脱离社会斗争实践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方法。参见“致知格物”。

上一篇:顾祖禹 下一篇:秦兵马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