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行为科学辞典

个体社会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38页(713字)

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习并掌握其所在社会的规范,逐渐形成与社会一致而又有自己特色的社会态度、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及人格特征等,成长为社会的积极成员的过程。

人的社会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类通过种原发展遗传给新生儿的只是发展社会性的可能,而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却有赖于后天社会生活条件及教育的影响,需要个体经历社会化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大量事实研究表明,儿童出生时仅有某些生物性的需要与本能行为,如吃喝、安全等需要。而儿童在后天很快就相继出现了各种新需要。如交往、求知、自尊等的需要,这些都是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社会性需要。个体在实现需要满足的过程中,将逐渐意识到人际关系及符合群体利益的行为规范,从而越来越多地形成对待社会事物的恰当的态度、观点、技能与习惯,使自己越来越能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化可以使个体与自己所在的社会群体保持协调一致,产生亲社会行为。社会化不完备或有缺陷,会使人产生自私的不道德的行为,甚至违法的反社会行为,出现人格的畸形发展。

个人接受各方面的影响并促使自己的社会化,通常有如下几种形式:①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或同辈人的态度以及行为榜样,依据榜样所受到的强化或自己的依照行为所受的直接强化(奖惩),去了解和顺从社会的期望与规范,并按其去行动;②借助文化学习,通过认同接受人类的历史经验与社会知识,确定自己行为的社会定向。

③总结个人和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内化并形成个人的道德原则、价值观、信念与稳定的人格特征。家庭、同伴、学校、社团、舆论工具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都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与重要力量。教育在儿童社会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个体空间 下一篇:个体的民族心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