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537页(691字)

研究合理设计与有效经营排队系统,使之达到良好的运行经济效果的运筹学的一门分支。

排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现象,它是服务对象和服务设施不相协调,出现不平衡状态的结果。为减少或消除服务对象排队,可以增加服务设施,这就会增加投资,加大服务成本。

但如果增加服务设施后的服务能力,超过了服务对象的需要,又会产生服务设施的“空闲”或“等客”,这同样也是排队。若是为了节省投资,降低服务成本,减少服务设备和设施的服务能力,而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排队的时间就会愈长,等待线就愈拥挤,这对有关的人或企业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正确处理排队问题的原则,应该是在服务对象的需要和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间加以协调,保持一个最佳的服务水平,既要减少“顾客”等待服务设备或服务设施等待“顾客”的排队现象,又要节省投资,降低服务成本,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排队论研究的内容有三部分:(1)排队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排队现象的随机规律性;(2)对排队系统的设计与运营作出最优决策;(3)利用排队理论的数学模型分析研究现有排队系统,使之达到最优状态。

早在1907年,约翰森(Johannsen)就提出了第一篇关于排队问题的学术论文。而第一个真正从严格的数学处理角度来研究排队问题的则是丹麦的电话工程师爱尔朗(A.K.Erlang),他在1909年发表了关于电话排队现象的论文。

以后,帕尔姆(C.palm)、坎特尔(D.G.Kendall)等人的研究工作,为排队论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排队论在除电讯系统外,还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和其它各行各业的服务系统。

上一篇:动态决策 下一篇:排队系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