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命周期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国物资管理辞典》第606页(859字)

资本主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费农(R.Vernon)于1966年提出。他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变动出发,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后来他的同胞威尔斯(Jr.L.T.Wells)于1972年提出四阶段论,阐明高效率的生产技术依次从美国向其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以及这种转移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的影响。

其主要观点是:美国市场适合于首先开发为高收入阶层需要的、节约劳动的新产品。新产品开发出来,美国居于生产垄断和出口垄断地位,这是周期的第一阶段。这时新产品的设计、改进和工艺流程需要科技人员和高度技术熟练工人投入大量的劳动,因此,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成本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新产品出口到其它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也发展了它们自己生产该产品的能力。由于不需要负担科研费用,不需要支付国际运费和缴纳关税,因此,产品价格要低于从美国的进口价格,美国产品的进口开始减少。

这是周期的第二阶段,这时产品基本定型,进入成熟期,生产只需要半熟练劳动;同时,生产规模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在迅速发展,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随着其它发达国家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成本进一步降低,它们的产品在其它国家市场上与美国产品展开竞争,美国产品的出口进一步缩减。

这是周期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及随后的第四阶段,劳动的熟练程度已不是主要因素,产品和工艺流程都已标准化了,产品进入标准化时期。

最后,由于其它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较低,设备较新,生产成本继续下降,迫使美国产品逐渐退出国际市场。结果,美国国内生产萎缩,最终让出该产品的国内市场。这是周期的第四阶段。从美国研制新产品开始到最终进口这种产品为止,新产品在美国的生产周期即告结束。但这时其它发达国家可能正处于周期的第二或者第三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已开始生产该产品,并逐渐增加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工业品的贸易格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对外贸易乘数 下一篇:国际分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