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佛教文化辞典

西藏大昭寺唐代释迦牟尼铜像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浙江古籍出版社《佛教文化辞典》第611页(552字)

佛教雕塑。

位于西藏拉萨大昭寺主殿内。为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佛像。面容沉静,眼皮向下,眼神慈善,目光略向下斜视;嘴唇微动,笑容含蓄。释迦牟尼的这种面部造型,可使信徒在参拜时抬头间,与佛的眼光对流,互相交流性灵,从而给信徒以安慰,故这样的面相几乎成为后来藏传佛教塑制或绘制佛、菩萨像的模式。该铜佛像是公元七世纪时文成公主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带入西藏的。佛像装饰极其精美,佛的镶珠宝冠上有金佛坐像,披肩亦镶满了珠玉、宝石,高贵华丽,铜佛的宝冠与披肩皆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奉献的宝物。

佛像的法衣,以及佛殿内雕金镂银的佛灯,则为元、明、清诸帝所赠。该佛像是西藏现存最悠久的释迦牟尼铜像,千百年来,几遭劫难。

当时松赞干布去世后,苯教势力抬头,掀起灭佛运动,佛徒们为保护佛像,将它埋入地下达两代之久。

唐景四年(710),墀德祖赞迎金城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崇佛,该像被迎至大昭寺供奉。

墀德祖赞去世后,新赞普墀松德赞年幼,反佛大臣乘机抬头,崇信苯教,信徒再次将佛像秘密埋入地下。后又送至芒域隐匿。

墀松德赞成年后,局势才得到扭转,于是佛像又被各界信徒迎回拉萨大昭寺供奉。该佛像至今受到藏传佛教各派徒众的崇奉,它是千余年来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唐蕃友好的象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