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浙江古籍出版社《佛教文化辞典》第681页(231字)
少林武术流派之一。
因源于福建泉州少林寺,故亦称“南少林功夫”。为寺僧健身防身与卫寺所用。以十二生肖形像为主体,模仿每一生肖动物博斗与活动动作,组成十二个单形,形成“小黑虎”、“猛虎出洞”等拳法套路。该派重视耍石担、拧扫把、踢木桩、排打、抖鞭子等基本功,此外,还辅以刀、枪、剑、棍、鞭、凳等器械功夫,其中如“三才剑”、“盘龙棍”等较为着名。
后来流传民间,传至京畿、江南等地,与各地武功相融合,发展创新,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