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清小说鉴赏辞典》第395页(2066字)

穆桂英这个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是在征辽战役的关键时刻出场的。

在杨门女将中,穆桂英的形象塑造得最为成功。

中国传统小说,历来讲究人物出场。

穆桂英的出场,连擒三名勇将,很富于喜剧性:迫使孟良用自己的金盔“买路”,狼狈逃离木阁寨;箭法超群,生擒杨宗保,又倾慕宗保少年英俊,“强迫”宗保与她成亲;出于误会,又活捉她的公公杨六郎。

穆桂英在进入杨家将的行列、英勇抗辽之前,作者精心安排了这三个情节,鲜明地突出了她敢作敢为、临事果决、深明大义的思想性格,又表现出她弓娴熟、武艺超群、一往无前。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塑造这个形象时,能把泼辣大胆与机敏俏皮,刚强意志与女性的妩媚,非凡的勇力与飒爽英姿,相当完满地结合起来,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巾帼英雄形象。在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能征善战的女性形象,有的带有污蔑性的描写(如唐赛儿),有的侧重于粗蛮勇力(如顾大嫂),而像《杨家府演义》中的穆桂英这样英姿飒爽的女英雄是不多见的。

穆桂英,神箭飞刀,百发百中。她的出场,就是与智勇双全的孟良较量。

孟良善机变,又善干“细作”的勾当,且“刀法娴熟”,最终竟被穆桂英用计智取,这就更显得穆桂英“巾帼不让须眉”。穆桂英的出场,不用鲁莽的焦赞,而是用孟良来铺垫,就给读者以强烈深刻的印象。

少年英雄杨宗保引军二千至木阁寨,向穆桂英“乞求”降木,桂英笑道:“汝要求木,胜得手中宝刀,莫说一根,两根俱奉。”她用飞刀神箭,生擒宗保,绑缚回寨。

接着她见宗保“言词激烈”,刚强不屈,反而要与宗保“强逼成亲”。情节大起大落,由仇敌而“对坐欢宴”,当夜成亲。

穆桂英本是所谓“强贼”,转瞬间的戏剧性变化,揭示了她倾慕英雄、主动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心世界,她的大胆泼辣、坚决果敢的个性特点。

相反,倒是杨六郎不了解穆桂英,更对儿子宗保在“王事倥偬”中“贪私欲而忘君亲”大为震怒,囚禁了宗保,甚至要下令处斩。这一反跌,为下文穆桂英加入杨家将的行列生色不少。

作者写穆桂英由占山为王的“强贼”走上“代朝廷立功”的抗击外敌的战场,有一个转变过程,比较合乎情理。

她“强逼成亲”,是因为杨宗保少年英俊、武艺高强、宁死不屈,投合了她的择偶标准。所以当孟良再一次来到木阁寨,请她相助出阵抗辽,她竟要求六郎释放宗保,否则“引众来相攻击”,使孟良也感到“愕然”。

直到孟良巧用计谋,烧了木阁寨,她还要“杀奔九龙谷去报此冤仇”。只是她手下的小喽啰说:“孟良行此策,见寨主不肯下山相助,彼实无戕害之意。且今山寨已烧得零落,家小又杀伤了,不如举众相助大宋,一则完成佳偶,二则代朝廷立功,多少是好。何必与他厮杀,自伤和气?”她“沉吟半晌”,才作出了投奔杨六郎的决择。

如果说穆桂英在成为杨门女将之前,她的一言一动不免带有“山大王”的印记,那末,她投奔官军以后,继承杨门家风,恪守忠君爱国的信条,前后的思想性格有着明显的分界。不过,她不屈不挠地与误国奸臣作斗争,弘扬爱国精神,抗击外敌英勇奋战,仍然是一个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人物。

穆桂英抗击外敌的斗争,最典型的要数攻破辽国七十二座天门阵中的铁门阵、青龙阵。在这次激烈战斗中,她调度有方,“如风雷驱电”,杀死辽将马荣,破了铁门阵,又救出阵中产儿的柴太郡,攻破青龙阵。

不仅如此,当令婆佘太君攻打通明殿折将受围,情况万分危急之时,她前去救应,射死辽军的梨山老母,救出佘太君和八娘、九妹,挽救危局,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杨家将“尽心报国,平定北辽”,建“不世奇勋”之后,穆桂英被封为训命副将军。

穆桂英的晚年,本书虽用墨不多,但她依然高举起“杨家令字旗号”,保持杨家府“父子兵”的传统,摅忠报国,矢志不二。宋仁宗时,杨宗保已告老在家,“南蛮”侬王作乱,狄青失机,失地千里,“社稷危在旦夕”。

朝廷命宗保领元帅印,其子文广领先锋印,穆桂英说:“夫君老矣。妾年五十始生文广,儿又幼小,倘有疏失,怎生区处?”但她最终还是支持一老一少奔赴疆场。当文广出师不利,被敌军围困时,她又派女儿宣娘前去救应。为国效力,义无反顾,穆桂英不减当年本色。

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中,她也目睹杨家将为国“持戟负戈”,反而屡遭奸臣的陷害,使她感到无比的悲愤,也有失望和苦闷,但她毕竟保持了杨家府奋武扬威、前赴后继、报效国家的精神。宋神宗时“西番新罗国”入侵,此时穆桂英已去世,杨家府“十二寡妇西征”,演出了悲壮的一幕,又何尝不是穆桂英精神的继续呢!

人民群众喜爱木阁寨(穆柯寨)时期的穆桂英,喜爱抗辽战场上的穆桂英,这正是《杨家府演义》塑造穆桂英形象的成功之处。

上一篇:焦赞 下一篇:明清小说鉴赏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