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83页(630字)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中华”一词,与“中国”同。古代汉族自称“华夏族”,“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称所居地区为中国,并遂以中华民族为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根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傈、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为936,703,82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3.3%,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

语言属汉藏语系。蒙古族等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为67,233,254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7%,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

民族杂居情况显着,全国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杂居的局面。许多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边疆地区,担负着巩固和建设边防的重大任务。

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着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86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