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134页(655字)

行为科学重要理论之一,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在一些工厂企业调查了数百名工程师,会计师,把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类。保健因素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有关,这类因素解决好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维持一般水平的工作,但不能激发更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激励因素主要是职工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负有重大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成长发展等。

这类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励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从而能经常地提高人们的生产率。

这类因素解决不好,职工没有热情和创造性,只能维持一般的工作。因此,管理者仅防止职工不满和怠工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使工作丰富化,使职工有成就感,责任感,受到事业发展的激励。

双因素理论虽然受到过许多非议和怀疑,如认为调查对象只局限于专业人员,没进一步证实满意与生产率的关系,因而可信度低。但是在实践中许多管理者尽量采用工作手富化,工作扩大化,避免工作的单调,增加职工工作兴趣等办法,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也取得了一些效果,说明双因素理论具有一定科学性。

在企业管理中,可以借鉴双因素理论的科学性,在保证职工基本工作条件良好的基础上,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创造条件,发展职工个人才能,使职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充分实现个人的兴趣愿望和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励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