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第519页(604字)
又称“信息化社会”或“知识、智力社会”。
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新概念。关于这一阶段的具体特征,说法不一。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1)在社会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
知识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性因素。(2)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3)人们对时间的观念发生变化,注意和关心的是将来。
(4)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的社会。而日本经济学家松田米津认为信息社会的特征是:(1)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是电脑。
其主要功能是代替和加强人的脑力智能。
(2)电脑的发展带来信息革命,生产出大量系统化的信息,科学技术和知识。(3)由信息网和数据库组成的信息公用事业是以电脑为基础的基本社会结构,取代工厂成为社会象征。(4)社会的主要工业是“智力工业”。
其核心是“知识工业”与信息有关的工业将以“第四产业”姿态出现。(5)“目标原则”是社会基本原则等等。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信息产业部对信息社会下的定义是:“造成人类智能创造力量普遍开花的社会。”关于信息社会的这些观点,是离开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来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
但是,这些观点也反映出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的技术基础在急剧变革,智力劳动的作用愈来愈大,社会生产和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一趋势。
上一篇:信息论
下一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