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清音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第767页(822字)

【作品赏析】:

石涛的画,在构图上往往不落前人窠臼,出奇制胜,极富创造性。

此图的布局就很新奇,在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出,横亘在山岩之间,如飞凤舞;一股瀑布从山头上直泻而下,穿过郁密的竹林与栈阁,冲击山石,注入深潭,喷雪跳珠,动人心魄。瀑流的巨响,丛林的喧哗,松风的吟啸,奏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交响曲。此时两位“高人”坐在溪涧上的桥亭里侧耳倾听着这一壮丽而清越的乐章,他们陶醉了,默默相对,会心微笑。在山的正峰后面,丛林之中烟岚横断,林梢上的天空阴霾未散,一场骤雨眼看就要来了。

整个画面呈现的是一种萧森郁茂,苍莽幽邃,豪情奔放的壮美。石涛此幅,用笔劲利而沉着,用墨淋漓而泼辣,山石以淡墨勾皴,以浓墨、焦墨破擦,特别是那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配合着以尖笔剔出的丛草,使整个画面产生了如惊风骤雨似的韵律。石涛的画,用点特别讲究,他自己说:“点有风雪雨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

噫!法无定法,气概成章矣。”(《石涛题画》)他画中的点,完全象乐曲中的鼓点,是构成画的气概和韵律的重要部分,有些画不着一点,有些画满纸皆点。

这一幅《山水清音图》中的点,正是有力的一例。此外,此图用墨亦极为成功,浓、淡、干、湿浑然一体,形成层次丰富的色阶,可视为中国画“用墨如用色”的一个典范。

画的左下方,有一颗长形白文印“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正是石涛论画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是石涛绘画美学思想精华之一。画上盖了这一颗印章,说明石涛对自己这幅画很满意。

画的右下方有一行小字题跋,那是乾隆年间着名书法家王文治的手笔,表明这幅画曾经过他的鉴赏,这就更增加了这件作品的价值。

清 石涛 轴 纸本水墨 纵103厘米 横42.5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