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表
书籍:统计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统计辞典》第176页(732字)
亦称“死亡表”、“寿命表”。
指同年龄的一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一种表式。它是以假定同时出生的一批人(一万人、十万人为单位)为基数,按照某一人群的年龄别死亡率和其他有关因素而确定的死亡概率先后死去,直到死完,而表现这批人的完整的生命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等这批人完全死亡后才编制,而是从理论假设,按数学原理,根据现时各年龄的死亡率水平,用计算方法来具体编制。
生命表可按全国编制,也可按地区编制。它一般包括男性部分、女性部分和男女合计部分。现以编制女性完全生命表(即按一岁一组编制的)为例,生命表的主栏年龄组距为1岁,即0岁、1岁、2岁……。
宾栏列计算出的死亡人数、死亡概率、尚存人数及平均预期寿命。其表式如下:
上表各栏计算公式为:
(1)计算各年龄组的死亡概率(mx为各年龄组死亡率);
(2)计算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dx=Ixqx,计算尚存人数Ix=Ix+1+dx;
(3)计算各年龄组平均生存人年数
(4)计算未来生存人年数累计Tx=Lx+Tx+1;
(5)计算平均期望寿命
生命表的主要作用在于为计算未来时期人口构成中各种年龄组人口数提供依据;对不同空间、不同时期的生命长短提供研究资料,也是计算其他有关人口指标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