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价格指数
书籍:统计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统计辞典》第590页(461字)
亦称“消费者价格指数”。
指根据一定阶层居民的消费习惯,选定若干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计算所需费用,并表明其在时间上的变动。其计算方法多采用拉斯拜尔公式:
式中:p0和q0为各个项目基期价格和数量,p1为各个项目报告期价格。
编制消费价格指数选用的商品和服务,多数国家取自家庭收支调查。包括的项目多者四、五百种;少者二、三十种。
一般分为:食品(包括饮料)、居住、衣着、燃料和照明、杂项等五大类。其中杂项又可分为交通、医药、文娱、教育等类别。
消费价格指数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经济晴雨表。战时它是决定价格控制和实行补贴的依据;平时它是政府维持稳定的工资、价格关系和调整税赋的参考。特别是广泛地作为调整工资和津贴的依据。
如美国将近一半人口的收入,直接受到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当指数增加1%时,其政府的支出将增加十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