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史学名著题解》第401页(1444字)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撰写的一部着名的读书笔记。
顾炎武从三十岁起,一面读书,一面将学习心得一条条记录下来,用了三十年时间,经反复修改,才汇集成书,取名《日知录》。
《日知录》的内容,据顾炎武自己说:“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
可知他自编的《日知录》分三大类。
其后,他的学生潘未,以为可分八类: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和艺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分为十五类:大抵前七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卷皆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卷、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卷、十七卷皆论科举,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论艺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杂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及外国事,三十卷论天象术数,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为杂考证。按这样归纳,是把《日知录》看成纯学术的考据学着作了。
潘来的分法,倒还比较接近本书的旨趣。究其实,《日知录》主要是一部偏重历史考据的史学着作。
只有少量条目涉及语言文字、天文、数学等问题,其余大量篇幅都是在讨论历史问题,以及研究历史所必需的古文献学、沿革地理和方法论等。因此,所涉及的面极广,诸如政治、经济制度,学术艺文,风俗典礼,天文历法,山川舆地,名物度数等。
在考据方面,做到了既博且精,多独创之见,不破之论,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
顾炎武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他着书是因时立言,以救其偏。
所以,他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留心当世之故。认为明亡清兴的祸首,是明朝王学末流的空疏和狂妄。
他在《日知录》里痛斥王阳明一派只会说空话,比起魏晋的清谈来,为祸更烈。而要拨乱涤污,就必须从矫治空谈恶习入手。
于是,他喊出了“舍经学无理学”。强调六经皆史,读经治史,应是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引古筹今,经世致用。所以,《日知录》所讨论的,多是明中叶以来到清初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诸如封建制变为郡县制的得失,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利弊,土地问题同赋税问题的关系,科举制对选拔人才的影响,以及官制、刑法、货币、工商、垦荒、教育和舆论等问题。
另外,还有反对清朝统治的民族意识很强的条目。
总之,《日知录》集中了顾炎武一生读书、研究心得,既包括精湛的历史考据成果,又包括了引古筹今,经世致用的重要思想资料。
从而显示顾炎武是在潜心寻求一条救治社会弊病的良策。
《日知录》的主要版本有:顾炎武自刻于公元1670年(清康熙九年)的八卷本,近年发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此后,他陆续增至三十余卷,但生前未刊行,死后稿本流入其甥徐乾学、徐文元兄弟手中,遭其窜改。顾炎武学生潘耒谋刻此书,被徐氏兄弟阻挠,而未果。直到他们死后,潘来才得以于公元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刊印于福州建阳。这是现存最早的三十二卷本。
其后,校勘、补正本渐多,如阎若璩《潜邱札记·日知录补正》、丁晏《日知录校正》(见《小方壶斋丛书》)、俞樾《日知录小笺》(见《春在堂全书》)、李遇孙《日知录续补正》。公元1834年(道光十四年)黄汝成据各家研究成果,重加校注,成《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附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
此书流传最广,影响颇大,是研究《日知录》的重要参考书。此外,近人黄侃的《日知录校记》一卷,是据清雍正时旧抄本校《日知录集释》本所作的校记,它校出了反映原本真貌的异文,参考价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