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社会主义辞典》第165页(1003字)

对社会经济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其内容包括所有制结构、经济组织体系、经济决策体系、经济调节体系、经济利益体系等方面。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首先决定于生产关系本身的性质,其次决定于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外在形式,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经济体制,而经济体制又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一定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以后,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就是通过经济体制的变革来实现的。在不同社会,与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经济体制的类型不同。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其经济体制主要是通过市场的形式制约经济的发展,以自发性为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基本点是:(1)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2)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3)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4)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主要采用经济方法。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属性长期认识不足,我国的经济体制中存在着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经济形式单一,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等弊病,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情况的发展,不改革就会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障碍。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现已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即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要求。

实现这个目标要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近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新经济体制的框架。

具体地说:(1)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2)促进横向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3)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4)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控制体系;(5)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6)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