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抽象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35页(1173字)

抽象源出希腊语abctratio,意即抽取、抽象、排除。

抽象力指人脑从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中抽取和概括其最本质特征的能力。思维抽象和概括的结果表现为科学的概念。当人们的感官接受了客观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通过人脑的思维抽象活动,排除各种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某种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由于人们具有这种思维的抽象能力,才能从客观世界千变万化的外部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列宁说:“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它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列宁全集》第38卷第181页)为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中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运用抽象力,而对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除运用人脑的思维抽象能力之外,还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对社会现象,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则只能依靠人脑的思维抽象能力,才能认识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马克思在说明抽象力对分析经济形式的重要作用时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23·8)

抽象力虽然是人脑的思维抽象能力,但资产阶级学者由于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并不能正确运用抽象力,因为他们的抽象方法是唯心的或形而上学的。

在马克思之前,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虽然也重视抽象力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现实世界是人脑思维发展的结果,使抽象神秘化。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都曾广泛地运用过抽象力,从而在他们的着作中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但他们的抽象方法是形而上学的。他们虽然考察了剩余价值,但把注意力集中在量的方面,同时又把剩余价值和利润混淆起来,不能撇开剩余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来研究剩余价值本身,这样就不能深入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

至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则把现象当作本质,竭力否定和反对科学抽象在认识中的作用,他们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思维抽象,正确评价了斯密和李嘉图的抽象方法,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抽象方法。马克思认为,任何抽象,都是分析具体的结果,运用抽象力,必须从分析具体的现实出发,从千变万化好象是没有联系的表面现象出发,揭示这些现象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从偶然的东西后面,发现决定着发展变化的客观进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运用抽象力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典范。

上一篇:抽象劳动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