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47页(1606字)
通过产业革命发展起来的由资产阶级占有和经营的机器大工业。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经营的大工业,也无例外地成了剥削雇佣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资本家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并不是为了减轻雇佣工人的劳动负担,而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23·408),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只有当机器的价值低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时,资本家才会使用机器,否则宁愿多雇工人,进行手工生产。
这就是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形式下使用机器的局限性。
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恶果。
由于机器使劳动操作过程简化了,许多劳动都可以由女工和童工来担任。“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23·433)。
它使工人家庭的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被驱入劳动市场,统统置于资本的直接支配之下。
这就把成年男劳动力的价值分摊到他全家人的身上,等于压低了男劳动力的价值。因此,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不仅扩大了剥削的范围,也加深了剥削的程度。
机器的价值是逐渐地转移到产品中去的。
机器除了有有形损耗外,还有无形损耗。“只要同样结构的机器能够更便宜地再生产出来,或者出现更好的机器同原有的机器相竞争,原有机器的交换价值就会受到损失。”(23·443)资本家为尽早收回机器的价值,减少无形损耗,总是尽量延长工作日和扩大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
而采用新机器的资本家,由于怕新机器普遍使用后超额剩余价值会丧失,也用延长工作日或加快机器的运转速度来提高机器的利用率。
所以,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引起了资本家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的新动机。同时,机器在资本主义工业中的使用,“部分地由于使资本过去无法染指的那些工人阶层受资本的支配,部分地由于使那些被机器排挤的工人失业,制造了过剩的劳动人口”(23·447),使劳动力供过于求,从而为资本家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提供了新的条件。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不仅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手段,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同时,机器还成为镇压工人反抗资本专制的强有力的武器。
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使“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23·463),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属物,甚至使每个劳动者,从童年起就变为整个机器的一部分。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劳动者凭借他们的手工技术还有可能独立谋生,而在机器大工业阶段,劳动者要想从事个体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因为:(1)机器生产“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23·463),工人失去了独立生产一种产品的能力。(2)“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23·533),大工业创造了很高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即使能够独立生产产品,也根本无法同机器大工业的廉价产品相竞争。(3)大工业广泛地破坏了一切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农业、手工业“最陈旧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23·551)工人退回去当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可能性已经变得很小了。所有这些,都加深了雇佣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从形式上的隶属变为实际上的隶属。
大工业是人类对于自然力的胜利,但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却使人类屈从于自然力;大工业可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它的资本主义形式,却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必将趋于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