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国际分工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66页(1760字)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其基础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各国间的生产部门的差别。

在历史上,国际分工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而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末期,游牧部落同从事种植的部落之间的偶然交换,已包含有某种类似国际分工的因素。但严格地说,那还不是国际分工。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商品生产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国际分工带有很大的地域分工的性质。例如地中海沿岸各民族之间的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是这样。即使中国的丝绸同中亚、东南亚诸国的香料等等进行交换,在范围和程度上同后来的国际分工也是不能比拟的。马克思说:“十四、十五世纪,殖民地尚未出现,对欧洲说来美洲还不存在,同亚洲的交往只有通过君士坦丁堡一个地方,贸易活动以地中海为中心,那时候分工的形式和性质,与十七世纪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已在世界各处拥有殖民地时的分工完全不同。”(选1·124)

比较发达的国际分工,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快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延伸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选1·254)。

国际分工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这几个阶段。

(1)地理大发现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国际分工。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新大陆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和殖民地贸易,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从而形成了以工场手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西欧国家奉行殖民政策和重商主义,到美洲、亚洲和非洲抢占殖民地,建立种植园,开采金银矿,开展了以殖民地的棉花、烟草、糖、香料等原料同宗主国的工业品相交换的国际专业化生产。

(2)工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时期的国际分工。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

大工业建立了由地理大发现所准备好了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发展,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急剧增加。

这种情况,又反过来促进工业的迅速增长。如此交错影响,相互推动,形成了发达的国际分工体系。生产和消费的民族基础和国家界限给打掉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所加工的已不是本地本国的原料,而是来自遥远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供应世界各地消费。

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用远方和别国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各国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这样,精神的生产也是这样,民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文化方面也日益动摇而成为不可能了。

但是,在这种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国际分工,带有鲜明的先进国家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的不平等性质。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毛、大麻、黄麻、靛蓝等。

大工业国工人的不断‘过剩’,大大促进了国外移民和把外国变成殖民地,变成宗主国的原料产地,例如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23·494-495)英国等先进国家是“工业太阳”,众多的落后国家和殖民地则成了它的供应谷物及其他农副产品和原料的卫星,都得围着它转。

固然,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一种历史进步,是劳动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体现,对于加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国际分工的发展,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关系的扩张。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选1·25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