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87页(5198字)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货币作为和商品对立的独立的价值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货币是货币形式的一极。如在20码麻布,或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等商品等于2盎斯金的货币形式中,货币金就取得表现商品麻布、上衣、茶叶、咖啡相对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的地位。因此,要认识货币的本质,必须“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就是说,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23·61)商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价值的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即要通过价值形式表现出来。
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关系,它为商品提供了最简单的价值表现。例如,20码麻布=1件上衣。
在这个简单价值形式中,麻布的价值通过上衣的使用价值得到相对的表现。麻布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它取得了相对价值形式;上衣是表现价值的商品,它取得了等价形式。
“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23·70)麻布=上衣的等式表明:商品麻布和上衣是同一性质的物,它们都凝结了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
但是,上衣作为等价物,始终只是以自身的使用价值的单纯的量的形式,表现麻布的价值;上衣只是以它的缝的具体劳动,把麻布中的抽象劳动凝结表现为一种对象性;这样,上衣包含的缝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可见,等价形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第二,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第三,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的形式,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等价形式的这三个特点蕴含了货币中一切矛盾的萌芽,是理解货币本质的起始点。
随着一种商品的价值(例如麻布),表现在一切可能有的其他无数商品的总和上,简单价值形式就转化为扩大的价值形式。
这时,每一种其他商品就都成了麻布价值的特殊等价物,从而使价值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是,这种总和的价值形式中,“每个特殊的商品等价物中包含的一定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都只是人类劳动的特殊的因而是不充分的表现形式。”(23·79)当其他许多商品所有者都把他们的商品同一种商品(例如麻布)相交换时,扩大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一般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的表现:1.是简单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唯一的商品上;2.是统一的,因为都是表现在同一的商品上。”(23·81)这时,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同一种商品(例如麻布)上,一切商品都不能具有一般等价形式,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则不能具有商品世界的统一的、从而是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23·84-85)当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限定在一种特殊商品上时,一般价值形式就转化为货币形式。这时的一般等价物,“由于社会的习惯最终地同商品金的特殊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了。”“一当它在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中独占了这个地位,它就成为货币商品。”(23·86)由此可见,简单价值形式是货币形式的萌芽,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简单的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形式的萌芽,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等价形式的完成形态。
简单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发展,是同商品内在矛盾的运动、同交换过程的发展相一致的。
因此,货币也就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产物,“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23·105)。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对商品所有者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从而只是交换手段。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实现以前,必须先作为价值来实现;而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又必须在交换过程中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能够满足别人的需要。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这种矛盾决定了交换过程的矛盾:一方面,每个商品所有者都只想让渡对自己是非使用价值的商品,以换取对自己是使用价值的商品。因此,交换对于他只是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想把他的商品作为价值来实现,就要求他自己的商品对于这另一种商品的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交换对于他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但是,同一过程对于一切商品所有者不可能同时既是个人的过程,又是一般社会的过程。例如,绵羊所有者想要麻布,但麻布所有者却不需要绵羊而需要茶叶,而茶叶所有者不需要麻布只需要上衣,只有上衣所有者需要绵羊。绵羊所有者只有先把绵羊换成上衣,再用上衣换成茶叶,最后才能用茶叶换成自己所直接需要的麻布。
对绵羊所有者来说,这三个过程是个人的过程和一般社会的过程的矛盾的运动。交换的链条越长,中间环节越多,个人过程和一般社会的过程的矛盾就越尖锐。
因为每个商品所有者都想把自己的商品当作一般等价物,直接交换他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别的商品,所以事实上就没有一种商品是一般等价物。交换过程的矛盾,使商品生产者本能地认识到,他们只有首先用自己的商品换取一种能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较容易地换取自己直接需要的商品。
“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种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种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一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
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
”(23·104-105)交换的发展,使得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在外部表现出来,这就使商品价值取得一个独立的形式,商品和货币的二重化使之最终取得了这个形式。所以,“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23·10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23·107)因为贵金属,如金银质地均匀,比重大、比值高,能随意分割和融合,便于携带,不易磨损,这些自然属性使它们最适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23·107)。当一般等价形式同一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即结晶为货币形式的时候,便产生了一种假象,似乎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不是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造成的,相反,似乎是因为这种商品是货币,它天然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属性,好象金和银一从地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
这就是货币的拜物教性质。事实上,“货币形式只是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面的反映”(23·108),是用物的形式掩盖的私人劳动者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出现,一方面解决了物物交换中所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又以新的形式扩大了商品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成为价值的独立形式,原来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现在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生产者只有把他的商品换成了货币,他的私人劳动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由此才能取得他所需要的社会产品。另一方面,原来“商品一商品”的交换过程,现在转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过程。
它分裂为“商品一货币”和“货币一商品”两种形态变化,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离了,这就隐藏了买卖脱节以致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因此,货币的产生,并没有扬弃商品交换过程所包含着的矛盾,而是创造了这些矛盾在其中运动的形式。
货币商品具有二重的使用价值和二重的价值。“它作为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如金可以镶牙,可以用作奢侈品的原料等等,此外,它又取得一种由它的特殊的社会职能产生的形式上的使用价值。”(23·108)同时,作为商品,金银的价值也是由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相对地表现在其他一切商品上;作为货币,金价值的存在可以纯粹是观念上的。在流通过程中,金币逐渐磨损,它们的价值的实际含量不断减少,但名义含量却是不变的。实际含量和名义含量之间存在着背离的趋势。“金在它的职能范围内的虚幻存在,同金的实际存在发生冲突。”(13·100)正是由于在流通手段职能中,名义含量不以实际含量为转移,所以,辅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代替金币流通,金属货币可以由没有任何价值的纸币以及信用货币代替。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中。
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执行一般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且首先只是由于这个职能,金这个特殊的等价商品才成为货币。”“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23·112)货币的第二个职能是充当流通手段,它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是货币获得的“新的形式规定性”(13·9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使商品世界的价值得到统一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流通的全部形态变化得以完成。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货币作为财富的物质代表(见46上·152)。马克思指出:“充分发展的货币的第三种规定,以前两种规定(指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引者)为前提,并且是它们的统一。”“只有当货币在前两种规定上已经发展,它才能以发展的形式出现在第三种规定上。”(46上·167)金作为货币执行职能,一方面是在这样的场合:它必须以其金体(或银体)出现,因而作为货币商品出现;另一方面是在这样的场合:它的职能(无论是否由它亲自执行)使它固定成为唯一的价值形态,而与其他一切仅仅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相对立。作为货币的金,是“抽象财富的物质存在”或“物质财富的物质代表”(13·114)。货币作为货币的职能在商品流通的发展过程中,依次执行货币贮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和商品相对立,或者说,交换价值必须在货币上取得独立形式,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25·584)货币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最后产物,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随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生产过程中,货币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资本的运动是从以货币形式的资本的预付开始的,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一定的情况下,这一预付量就基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其次,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总需要一个最低限额的货币,所以在进行实际积累之前,总要有一个先行的货币积累或货币贮藏;最后,不论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品交换,还是各部类内部的产品交换,都是以货币流通为媒介,“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的”(24·442)。这种充当流通媒介的货币,最初总是由资本家投入流通的,“当再生产(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规模扩大的)正常进行时,由资本主义生产者预付到流通中去的货币,必须流回到它的起点(无论这些货币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借来的)。这是一个规律”(24·512)。没有货币的流出和流回,就没有商品的购进和售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就不能实现。
“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会出现。”(25·554-555)
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已清楚地指出,商品的货币形式不过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的形态。在十七世纪最后几十年,人们已经知道货币是商品。但是,他们根本不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货币理论,但由于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局限,他们仅仅把货币看作是一种物,是一种流通工具,他们完全被货币拜物教所迷惑,从来没有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科学的货币理论,是由马克思在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立的。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主义的劳动货币论,指出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物化。马克思还提出了货币的三种职能规定,详细地分析了作为货币材料的贵金属,还阐明了货币流通规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中,马克思批判了关于货币计量单位、流通手段和货币的学说,更清楚地阐明了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学说,分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进一步论述了货币的各种职能。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对价值形式的发展、商品内在矛盾运动和交换过程的分析中,深刻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全面阐述了货币商品的二重性、货币的职能、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以及货币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货币范畴是《资本论》的基本范畴之一,在《资本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