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334页(1393字)
主体的对称。
主体指认识者和实践者,即人本身;客体指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世界,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主体也并不是消极地适应客观世界,在认识客体的同时,也以自己有目的的活动改变着客观世界。
主体与客体这一对哲学范畴,在政治经济学中,通常用来指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和生产的物质条件。主体指劳动者,客体指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主要是生产资料。
任何社会生产过程都是主客体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的统一过程,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社会生产作为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生产主体的劳动者是过程的主导因素,劳动者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劳动技能和经验,操纵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从而完成有目的的生产劳动。生产资料包括其中的劳动工具作为客体,不过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是人们劳动的产物。劳动工具效能的高低,标志着主体即劳动者征服自然的水平。
在生产过程中客体是从属于主体的。
然而,从一般生产过程得出的主客体的这种关系,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颠倒地表现为客体统治和支配主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把主客体的关系颠倒地反映出来的根源及其表现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在于,劳动力已成为商品。主体即工人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与客体即资本化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成为资本的存在形态。因此,劳动过程不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同时也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不仅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增殖过程。就劳动过程的这种特定的社会形式而言,“不是工人使用劳动条件,相反地,而是劳动条件使用工人”(23·463-464),出现了生产过程主客体的颠倒。特别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确立,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也同劳动工具一起,从工人身上转到了机器上面,工具的效率从人类劳动力的人身限制下解放出来,全部运动不是从工人出发,而是从机器出发,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由机器体系组成的一个死的机构。这就使资本主义固有的客体支配和统治主体的这种颠倒取得了在技术上很明显的现实性,使劳动对资本从形式隶属发展到实际隶属,劳动的全部主观生产力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劳动成果表现为资本的产物,主体完全从属于客体。
马克思还分析了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这种颠倒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上的各种进一步的表现。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使这种颠倒又进一步发展了。
剩余价值本来是来自主体即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客体是服从于主体生产剩余价值需要的,但在资本主义现象形态上,利润则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不仅生产过程的资本能带来利润,而且流通过程的资本也能带来利润,并且利润的取得离不开流通领域,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利润的本质。马克思运用客体这一范畴,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把一切物质生产条件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雇佣工人只能服从于人格化的资本,资本的运动必然导致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决定的,由此揭示了利润的来源与本质,阐明了资本主义本质和现象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