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372页(1872字)
指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它是反映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基本剥削关系的经济范畴。
投在生产资料上的不变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价值,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只有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价值,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预付的可变资本“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所代替,死劳动为活劳动所代替,静止量为流动量所代替,不变量为可变量所代替。结果是v的再生产加v的增长额。”(23·240-241)可见,只有从产品价值(c+v+m)中把只是不变资本价值再现的那一部分抽去,即从产品价值中把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产品(v+m)划分出来,从而使剩余价值不再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才能正确地说明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从价值产品中扣除了可变资本价值,就得到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比率,则由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或者用表示。马克思把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在质上表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在量上表明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按什么比例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因此,它准确地表现了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由于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等价,是工人在他的工作日的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在他的工作日的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因此,“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这两个比率把同一种关系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种是物化劳动的形式,另一种是流动劳动的形式。
”(23·244)可以转化为,这进一步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因为,这一转化表明剩余价值只是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工人的剩余劳动。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等于预付的可变资本量乘以剩余价值率,或者说,是由同一个资本家同时剥削的劳动力的数目与单个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之间的复比例决定的。”(23·337)决定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的主要因素是工作门长度、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提高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是从本质上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经济范畴。
资本家总是力图以较高的剥削程度来剥削劳动,以获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积累的本性,绝不允许劳动剥削程度的任何降低或劳动价格的任何提高有可能严重地危及资本关系的不断再生产和它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23·681)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在现象形态上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把剩余价值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而是劳动力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的歪曲的表现。但是,利润率是从现实上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经济范畴,是支配着资本的现实运动的“剥削程度”。资本家总是根据利润率的大小来决定投资方向,总是不择手段地追逐较高的利润率。
不同的生产部门,在劳动的复杂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别。“这些差别虽然会使不同生产部门的工人的命运很不一样,但决不会影响这些不同部门的劳动剥削程度。”(25·159)不同部门的劳动剥削程度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会平均化。同样,不同部门的资本的利润率也会平均化。平均利润率作为利润率的转化形式,使资本关系进一步神秘化,因而是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的进一步的歪曲的表现。但是,平均利润率取决于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因而反映了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
从动态看,平均利润率是趋于下降的。在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条件下,资本必须“按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健康的、正常的’发展所需要的剥削程度来剥削劳动,而这种发展所需要的剥削程度至少要使利润量随着所使用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利润率不会在资本增加时按同一程度下降,更不会比资本的增加更为迅速地下降”(25·284-285)。这是资本积累本性的表现。这个剥削程度构成资本家投资的最低界限。
“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25·285)可见,这个剥削程度支配着资本的现实运动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