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人工肥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457页(702字)

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耕地的肥力,除具有由自然性质决定的比较肥沃的自然肥力外,还具有人工肥力。

这种肥力是依靠耕种、依靠投资的人工产物。具有自然肥力的土壤,由于人工肥力的渗入形成一种新的经济肥力,就是土地的肥力。所以,肥力虽然是土地的客观属性,但从经济学方面说,它同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现有发展水平有关,同人们对土壤结构进行的人工改造或者改变耕作方法有关。“随着自然科学和农艺学的发展,土地的肥力也在变化”(25·867)。

土地肥力绝不是所想象的那样是土壤的一种天然素质,它和现代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条件下,在租约期满前,这种由于在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引起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而产生的收益,作为形成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条件,由租地农场主获得。

如果土地改良的效果比较持久,那么,在租约期满后,这种靠人工增进的土地的不同肥力,就会和土地的原有的自然的不同肥力合在一起,人工的土地肥力就被算作原有肥力。这部分由租地农场主赋予土地肥力的结果,就又以地租的形式转入地主手里。

正因为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关系这种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租地农场主就回避一切非租期内能取回收益的改良土壤的投资,而且还以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为手段,拚命掠夺土地肥力,造成土地肥力的日益衰竭。然而,“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是错误的,它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抛开了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改变这个前提。土地同机器不同,不会由于使用而得到磨损,“只要处理得当,土地就会不断改良”(25·880)。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极大地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