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世界货币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576页(1264字)

货币超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不能是价值不足的铸币,也不能是没有价值的纸币,而只能是直接以重量计算的金或银。马克思指出:“货币一越出国内流通领域,便失去了在这一领域内获得的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方形式,又恢复原来的贵金属块的形式。”(23·163)

在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上,一般只有一种货币商品(金或银)用作价值尺度。

但是,因为有的国家用金作价值尺度,有的国家用银作价值尺度,所以在世界市场上,就有两种价值尺度。这样一来,每个国家的商品所有者在对外贸易中有时要用金,有时要用银,来进行交易。这就要把在国内作为货币的金属,拿去同他所需要的在国外作为货币的金属相兑换。

所以每一个国家都把金银两种金属当作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作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作购买外国商品。

这里的货币不是商品流通的媒介,而是在一国单方面购买另一国的商品时所发生的一般购买手段的作用。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付出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以及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国外。

在国际贸易中,金和银不是表现为流通手段,而是表现为一般交换手段。但它只是以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这两种发展了的形式起作用,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世界市场上是相反的。在国内市场上,只要货币是铸币,它就只起购买手段的作用。在世界市场上则相反,当物质变换只是单方面的,因而买和卖分离的时候,金和银才起购买手段的作用。

世界市场的流通,也同国内流通一样,需要有一个经常变动的金银量,有一定的准备金,也就是需要一定的货币贮藏。这笔准备金随着商品交换的波动而有时增加有时减少。但是不管它的数量怎样增减,都必须是真实的贵金属。

金和银在国际之间的流动是二重的。

一方面以金或银的产地为起点,从四面八方流向世界市场,然后被各国的流通领域所吸收,进入国内的流通渠道发挥各种作用;另一方面,金银不断地往返于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之间,成为一种随着汇兑率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运动。在第三卷中,马克思分析货币经营资本时也指出了这一点:“使货币往返于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之间以平衡国际支付,以及输出资本以取得利息;此外,使货币从贵金属产地流到世界市场和把贵金属的供给在不同国家的流通领域之间进行分配。”(25·356)

作为世界货币,一国货币失去地方性以后,可以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现。因此,“所有的货币都可以归结为它们的金或银的含量;同时,金和银作为世界货币流通的两种商品,又可以归结为它们互相之间的不断变动的价值比率。”(25·35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