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危机——1825年的危机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605页(1593字)

指在英国发生的第一次资本主义周期性普遍生产过剩危机。

这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而超过市场销售能力所引起的。英国自摆脱1819年危机后,各工业部门逐渐走向复苏,到1822年夏季,复苏转变为普遍高涨。而当时向南美洲扩张贸易对于英国工业的高涨起了很大作用。

1821-1823年,巴西、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而赢得了独立,英国即乘机控制了这些国家特别是南美洲国家的市场,大量输出资本和商品,并且还刺激起一个新的投机。

开发南美洲国家富源公司,成了最诱人的投机对象,1824年和1825年创立的公司就有600-700家,资本总额达3-3.5亿英镑,获得了巨额的创业利润和买卖股票的利润。

投机不只限于有价证券,不久还扩展到商品市场,致使原料价格飞涨,引起进口大量增加。

以1825年与1824年相比,棉花和毛输入分别增加了56%和91%。

投机刺激了生产急剧的膨胀,在国内有无数的工业企业建立,1824年和1825年,就新建114家公司,共有资本1.011亿镑。

此外,英国旧有工业也在扩张,在不列颠加工制造的棉花总量,由1821年的1.29亿镑增至1825年的1.67亿镑。

生产的不断扩张,很快地超过了市场销售的能力,而投机又掩盖了生产过剩。1825年英国制品已充斥国外市场,成品的销路已开始减少,但原料进口却在激增。

商品滞销,直接影响价格下跌。

从1825年秋直至1826年夏,棉花跌价50%,生铁跌价27%,咖啡跌价39%。从而,引起银根紧张,发生货币危机,大批银行倒闭。1825年10月就有5家地方银行倒闭,另有70家银行因牵连而破产。

接踵而来,企业破产,1825年有1469家,1826年有3301家。

这次危机不只限于英国,并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具有国际性。1826年,美国棉纺纱绽至少有闲置,费城棉纺织工业的织工有失去了工作,对外贸易额也大大缩减,出口额降低了22%,进口净额下降了12%。在法国首先受影响的是金融市场,1826年,首都银行有处于清理状态。危机也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对外贸易和纺织工业,在1825年末,丝纺织工业中心里昂就有以上的织机7000台停止运转,大批工人失业,从而又引起了工业建设和住宅建设的锐减。在德国,英国危机引起了有价证券行市和物价的暴跌、企业破产、银行倒闭。

此外,英国这次危机还影响了意大利、瑞典、荷兰、奥地利和其他许多国家。

这次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大工业只是从1825年的危机才开始它的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23·16-17)。

马克思在这里提到1825年危机,是为了说明大工业刚刚脱离幼年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刚刚成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暂时还未尖锐化,因此庸俗政治经济学虽已产生,但还未能完全代替古典政治经济学。正如马克思指出,从1820年到1830年,在英国正是李嘉图的理论庸俗化和传播的时期,同时也是他的理论同旧的学派进行斗争时期,如有的利用李嘉图的理论来反对重商主义等旧学派,甚至例外地用作攻击资产阶级经济的武器。这是一场出色的比赛,不过这只是象“晚秋晴日”一样,随着资本与劳动的矛盾的进一步发展,1830年以后,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就敲响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