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异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658页(2043字)

德国古典哲学家常用的术语。

指由主体产生并成为主体的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它反过来又控制、支配和统治着主体。

马克思在早期着作如《论犹太人问题》、《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中曾使用异化概念。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异化概念较多,其含义主要在于阐明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异化。内容包括:(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即指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劳动者。(2)劳动过程的异化,即指在上述条件下,劳动过程本身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活动过程。(3)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即在劳动过程之外,异化出一部分不从事劳动而又有权支配劳动和劳动产品的人,形成劳动者与统治者、剥削者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这本着作中马克思所用异化概念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有很大区别,已经建立了异化劳动理论,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受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

在《资本论》第一至四卷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也曾使用异化概念,但已完全不带有思辨性质,也不是在普遍哲学意义上来使用的,而是主要限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内容仍然主要限于异化劳动的范围。

由于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实际出发,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过程,建立一整套经济范畴,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从理论上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再现出来,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也借助异化概念并赋予它社会经济意义,作为表述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自己制造的劳动产品、劳动资料以至科学技术的对立,而这些异化现象的本质是要用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运动的整个科学理论才能加以说明的。

例如,《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在分析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对工人产生的直接影响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具有的与工人相独立、相异化的形态,随着机器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完全的对立”(23·473)。这是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与作为劳动资料的机器的对立。

第二十一章在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时指出:工人在“进入过程以前,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并入资本中了”,“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作资本,当作同他相异化的、统治他和剥削他的权力来生产”(23·626)。第二十三章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又一次用异化说明“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23·708)。

以上说明工人与其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科学技术相异化。

《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章分析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时指出:“对资本家来说,不变资本的节约表现为一个和工人相异化、和工人绝对不相干的条件”(25·100)。

“工人实际上把他的劳动的社会性质……看成是一种和自己相异化的权力”((25·101)。

第十五章分析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的权力也在增长时指出:“资本表现为异化的、独立化了的社会权力,这种权力作为物,作为资本家通过这种物取得的权力,与社会相对立。”(25·294)这里都是说明工人与劳动条件、与资本的异化。马克思借用异化的概念,旨在揭示一种对立的、敌对的经济关系,即主体——劳动与自己创造出来的产品——物的对立。

此外,在《资本论》第三卷和第四卷分析剩余价值的进一步分割、资本关系进一步表象化、外在化时也曾使用过异化概念。

例如,“利息形式又使利润的另一部分取得企业主收入,以至监督工资这种质的形式。……因为资本的异化性质,它同劳动的对立,转移到现实剥削过程之外”(25·430)。由于剩余价值分割为各个独立的部分,“剩余价值的不同部分互相异化和硬化的形式就完成了,内部联系就最终割断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就完全被掩盖起来了”(25·938)。

“在利润上,剩余价值的形态成了某种异化的、离奇的东西,使人不能直接认清剩余价值的简单形态,从而不能认清它的实体和产生原因;相反,在利息上,这种异化形式却明显地作为本质的东西出现、存在和表现。”(26Ⅲ·543)

总观《资本论》中的异化概念都是在社会经济意义上使用的,是作为表述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某些特定现象的概念,并且把它严格限制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并多次指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对抗性的社会分工形式,才能扬弃和消除经济关系中的异化现象。

上一篇:依附农 下一篇:《资本论》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