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747页(3584字)

资本积累同无产阶级状况的内在的必然联系,揭明“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23·672)。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哲学的贫困》中就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对抗性质。他写道:“资产阶级运动在其中进行的那些生产关系的性质绝不是一致的单纯的,而是两重的;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只有在不断消灭资产阶级个别成员的财富和形成不断壮大的无产阶级的条件下,这些关系才能产生资产者的财富,即资产阶级的财富;这一切都一天比一天明显了。”(4·155)

第一卷第二十三章对这个规律作了概括:“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

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

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23·707)

第二十三章全面论述了这个规律,研究了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的命运产生的影响。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和它在资本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资本构成同劳动生产力有密切的联系。当积累过程进行中劳动生产力不变或变化较小时,资本构成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提高或降低,但总的说来趋向不变或变化较小。

当积累过程进行中劳动生产力提高时,资本构成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变或较小变化或降低,但总的说来趋向提高。

第二十三章第一节先考察资本构成不变条件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劳动生产力不变或变化较小,为了推动一定量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需要大体上同量的劳动力或可变资本。因此,原有资本的可变部分和原有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变,积累过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的可变部分和追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而按同一程度增长。

把原有资本与追加资本合在一起得出,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按照资本积累增长的程度而增长。

在这种条件下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资本积累持续增长引起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超过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价格上升到劳动力价值以上,剩余价值率降低,工人收入在新创造价值中的比重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第二种情况是,资本积累增长减缓,引起劳动力的供给接近于或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价格接近于劳动力价值,或下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剩余价值率上升,工人收入在新创造价值中的比重和物质生活水平下降。

两种情况是互相转化的。当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和剩余价值率的降低不妨碍利润量的增大时,第一种情况会继续。只要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和剩余价值率的降低达到一定的界限,滋养资本的无酬劳动不再有正常数量的供应时,资产阶级就会减缓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第一种情况就会转化为第二种情况。

在第一种情况下,工人自己所生产的日益增加的并且越来越多地转化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产品中,会有较大的份额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们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这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断地再生产出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同样,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断地再生产出规模扩大的资本关系:一极是更多的或更大的资本家,另一极是更多的雇佣工人。劳动力必须不断地作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并入资本,不能脱离资本。在第一种情况下,工人对资本的从属关系虽然采取宽松的形式,但宽松的从属关系仍然是从属关系。“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23·678)

第二十三章第二、三、四节接着考察资本构成提高条件下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

在这种条件下,劳动生产力在提高,为了推动一定量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只需要越来越少的劳动力或可变资本。因此,按新构成再生产出来的原有资本的可变部分越来越小,原有资本越来越多地排斥工人,积累过程中按新构成形成的追加资本的可变资本相对地越来越缩小,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

把原有资本对工人的排斥力同追加资本对工人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得出: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的可变部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绝对地增加,但同变大了的资本量相比必定相对地减少。

随着社会资本量的增长及其增长程度的提高,随着生产规模和所使用工人人数的扩大,资本对工人的更大吸引力和更大排斥力互相结合的规模也在扩大。资本主义积累生产出相对过剩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工人人口。这种相对过剩人口给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各个时期的更替形成一支随时可供使用的产业后备军。

在劳动生产力和资本构成提高,积累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的条件下,工人收入的一般变动,大体说来由同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各个时期的更替相适应的产业后备军的收缩和膨胀来调节。决定工人收入的一般变动的,不是工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动,而是工人阶级分为产业现役军和产业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相对过剩人口时而被吸收、时而被游离的程度。

因此,在这种条件下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扩张时期,资本对工人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排斥力,产业后备军收缩,工人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紧缩时期,资本对工人的排斥力大大超过吸引力,产业后备军膨胀,工人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下降。

两种情况是互相转化的。

在资本构成不变的条件下,工人对资本处于从属关系中。

在资本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工人对资本处于进一步的从属关系中。产业后备军“绝对地隶属于资本”(23·693)。

在产业后备军的压力下,产业现役军也绝对地隶属于资本。“使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23·708)

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必定导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23·708)

第二十三章第一节所考察的资本构成不变条件下的两种情况,属于资本主义幼年时期。

一旦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第二、三、四节所考察的资本构成提高条件下的两种情况就出现了。从这以后,因为劳动生产力和资本构成不变或变化较小或有所下降,不过是劳动生产力和资本构成趋向提高中的间歇。所以,第一节所考察的两种情况也和第二、三、四节所考察的两种情况相间存在。

它们也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起作用的表现。

在第一节所考察的第一种情况中也存在着贫困积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家一方靠占有生产资料、攫取剩余价值致富,工人一方靠出卖劳动力、提供无酬劳动为生。

工资按其本性来说,要求工人不断地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劳动力只有在它会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来保存,把自身的价值当作资本再生产出来,并且以无酬劳动提供追加资本的源泉的情况下,才能够卖出去。所以,劳动力的出卖条件不管怎样有利,总要使劳动力不断再出卖,使财富作为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工人收入的增大至多也不过说明工人必须提供的无偿劳动量减少,而且这种减少必须有助于财富积累。因此,“不管工人的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23·7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