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064页(773字)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工人阶级很快就掀起了一场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运动。

1840-1860年,美国工业发展相当迅速。1840年时,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美国只占7%,到1860年就占到15%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日益壮大起来并展开了斗争。在流亡美国的欧洲先进分子影响下,1845年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工人集会上,就提出了废除奴隶制、无偿分配土地、实行9小时工作日制度的要求。

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许多企业倒闭,造成大量工人失业,促使工人运动进一步高涨,出现了不少新的工人组织。南北战争爆发后,工人阶级积极参加北方军作战,贡献了力量。

可是,资产阶级利用战争的机会大发横财,工人阶级状况却日益恶化。因此,战后工人运动迅速高涨,争取8小时工作日运动就是重要表现之一。

1865年内战刚结束时,12个工人组织的代表就作出决定,于次年召开全国工人代表大会。1866年8月,大会在巴尔的摩正式举行,参加者有来自13个州的70名代表。

大会宣布,为争取工人的解放,必须实行8小时工作日制度。在这次会上还正式成立了全国劳工同盟,西尔维斯当选为主席。

在这个组织的领导下,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参加运动的还有黑人工会组织,1871年就发生了有2万名黑人工人参加的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示威。

尽管全国劳工同盟于1872年瓦解,但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运动却一直在发展。1886年5月1日着名的芝加哥工人大罢工,就是在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口号下进行的。

《资本论》在论述各国工作日法律时提到了美国的情况,指出:南北战争消灭了奴隶制,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第一个果实就是这场运动(见23·333-33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