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资本论》辞典

三十年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列 山东人民出版社《《资本论》辞典》第1050页(766字)

1618-1648年发生的以德意志为主战场的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德国诸侯的势力不断增强。根据1555年签订的一项宗教和约,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的势力大体相当。但是,这些人都在想方设法扩张自己的势力,武装冲突不断发生。1608年新教诸侯组成了“新教同盟”,次年旧教诸侯就建立了“天主教同盟”,双方剑拔弩张。欧洲其他一些大国,如法国、瑞典、丹麦、英国等,都不希望德国统一强大起来,因而总是插手德国的事务,竭力使德国继续维持分裂状态,并从中捞到好处。1618年,新旧教诸侯之间的冲突终于演变成战争。几年之后,在法国、英国、荷兰支持下,丹麦卷入了战争。随后,瑞典也参加进去。

西班牙作为旧教的支持者也参战了。最后,法国又直接出兵。

支持法国的还有荷兰、萨瓦、威尼斯、匈牙利等等。当德国内部的战争演变为国际战争时,已不属于宗教信仰上的矛盾,而是各国为争权夺势,扩张领土的混战了。

最后,法国、瑞典等支持新教同盟的国家取得了胜利。

1648年10月24日,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法利亚和约》。根据和约,法国和瑞典获得了大片领土,与它们结盟的德国新教诸侯也扩大了自己的地盘。

由于战争主要是在德国土地上进行的,使德国遭到了极大破坏,德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恩格斯说,三十年战争结束,“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意志已经无望地倒在地上,被踩得稀烂,撕成了碎片,流着鲜血。但是受苦最深的,又是农民。

”(19·366)

三十年战争之前,德国的地主就已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将农民赶出土地,自己兼并起来发展大农庄经营,由农民服徭役进行耕作。战后,驱逐农民的现象更加严重了,这就是“清扫领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