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广东人民出版社《国际贸易法大辞典》第472页(361字)

由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值的金属货币。

铸币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银、铜、铁、镍、铅及其合金。最初金属材料用作货币是以其原始条块形态进行的,每次使用时都要鉴定成色、核准重量并进行分割。

为解决由此带来的许多不便,由大商人在金属条块上加盖印记,注明重量、成色,但因其信誉局限,运用范围不能扩展,于是便出现由国家统一铸造的铸币。早期铸币的面值与其材料价值基本一致,但由于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而使其重量减轻,出现实际价值低于面值而仍能按面值使用的情况。

为维护铸币的信誉,国家规定了铸币公差。后来,国家为解决财政困难,开始铸造不足值的铸币,铸币遂演变为一种价值符号。

现在,中国的铸币有1元、5角、1角、5分、2分、1分面值的铸币。各国流通的主币都是纸币,辅币则大多是铸币。

上一篇:硬币 下一篇:纸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