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法郎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广东人民出版社《国际贸易法大辞典》第474页(719字)
法国的本位货币单位。
简写为“FF”。辅币单位为生丁(Centime),1法郎=100生丁。
流通中的纸币票面额为20、50、100、200、500法郎。
银币面额为5、10、50法郎,铸币面额为0.5、1、2、5、10法郎和1、5、10、20生丁。
法郎由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发行。1803年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等于0.29克纯金或4.5克纯银。
1828年6月,法国改行金块本位制,规定1法郎含金量为0.05895克。1936年10月,法国取消了原来的法郎含金量的规定,并停止法郎兑换黄金,从而放弃了金块本位制。
1945年12月,法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重新规定法郎的含金量为0.00746113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50年代,法国法郎先后5次贬值。从1960年1日1日开始,法国进行货币政策,使用“新法郎”,1“新法郎”=100个旧法郎,含金量为0.18克,1963年1月1日,又恢复了“法郎”的旧称。1971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崩溃,西欧共同体各国货币的汇率实行了“蛇形浮动”(即共同体在成员国之间保持固定汇率,对外则在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波动幅度内实行浮动汇率),法国先后两次参加,均因法国法郎始终呈下跌趋势,法国需要支出大量的外汇储备以维持联合浮动而宣告退出,于1974年1月开始实行单独浮动。
法国参加1979年3月13日正式成立的欧洲货币体系,法郎成为成员国货币。法郎目前尚属“软货币”,但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仍处于重要地位,1974年和1981年特别提款权的两次定值,法郎都作为计值基础之一。
法国法郎在国际贸易结算以及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也占有一定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