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管理学大辞典》第580页(1778字)

将决策过程各阶段之间的逻辑结构用一张箭线图来表示,并以此作出决策的方法。

决策过程包括确定决策目标,制定可行方案,评价并选择可行方案,实施方案四个阶段。这些阶段与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密切相关。

决策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描述工具来表达。常用的描述工具有决策损益表和决策树。与决策损益表相比,决策树比较直观,而且易于处理多阶段的决策问题。决策树的结构如图11-13。

在图11-13中,方形结点为决策结点,因为在此要选择方案,从决策结点引出的线,为方案枝,每一分支代表一个方案。圆形结点是状态结点,由状态结点引出的直线为状态枝,每一分枝表示一种状态。

在状态枝的上方标有此状态出现的概率,而这一方案在这一状态下的损益值写在状态枝后方。利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步骤如下:根据状态枝右端的损益值和状态的概率,计算出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列在状态结点上方。根据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选择最优方案,同时对舍弃的方案枝上划上双线“∥”表示舍弃(称为剪枝)。将决策结点后的各方案枝修剪到只剩下一个时,就挑出了最优方案,决策完成。

总的看来,其过程是由右向左,逐步后退,并采用期望值决策准则作为方案选择标准。

图11-13

例:某公司计划生产一种产品,预计该产品生命期为10年。可能的生产方式有三种:A1扩大现有生产线,A2委托外协厂,A3新建生产线。

未来市场的可能状态有三种:Q1销路好,Q2销路一般,Q3销路差。各状态的概率为P(Q1)=0.5,P(Q2)=0.3,P(Q3)=0.2。各方案在不同状态下年收益值见表11-27:

表11-27 单位:万元

可见,以决策损益表来分析,应选择A1扩大现有生产线。

以决策树分析如图11-14。

在这个例子中处理的是一阶段决策问题,也就是只做一次决策,但决策树的长处在于处理多阶段的问题,举例如下:

图11-14

例:某公司计划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

可能的方案有:新建生产线,投资800万元;改建现有生产线,投资200万元;如果是改建现有生产线,两年后可扩建,投资500万元。

市场可能的状态有两种:销路好;销路不好。

两者发生的概率分别是0.7和0.3。在市场销路好时,新建生产线可盈利300万元,改建可盈利100万元,扩建可盈利400万元;而在市场销路差时,新建生产线将亏损100万元,改建则仍可获利30万元。

以上数据值均指每年数值,考虑期限为10年,求最优决策。

解:决策树如图11-15。

各状态结点的损益值如下:

①:300×10×0.7+(-100)×10×0.3-800=1000(万元)

③:400×8-500=2700(万元)

④:100×8=800(万元)

Ⅱ:因2700>800,所以剪掉“维持”方案

图11-15枝,本结点的损益值为2700(万元)。

②:(2700+100×2)×0.7+30×10×0.3-200=1920(万元)

Ⅰ:因1920>1000,故剪掉“新建”方案枝,本结点损益值为1920万元。

从Ⅰ、Ⅱ剪枝情况可以看出最优决策为:先改建生产线,两年后市场销路若好,则扩建。

上一篇:贝叶斯决策分析法 下一篇:效用决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