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联盟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页(616字)

中东阿拉伯国际区域组织。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首都开罗成立。其宗旨是:加强与协调成员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规划及协调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第三方之间的纠纷。

创始成员国有: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约旦(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当也门于1967~1990年分为两国时,各有其代表)。

其他成员国有:利比亚(1953年)、苏丹(1956年)、突尼斯和摩洛哥(1958年)、科威特(1961年)、阿尔及利亚(1962年)、巴林、阿曼、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毛里塔尼亚(1973年)、索里(197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76年)和吉布提(1977年)。阿盟成立初期,工作重心在于经济、文化与社会规划,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并成立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教育、文化与科学组织;1972年后则加强了政治活动,但因内部政治问题,特别是有关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而削弱了联盟的力量。1979年3月26日,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埃及被中止阿盟成员国资格,阿盟总部也从开罗迁至突尼斯。

1989年埃及重新成为阿盟成员国后,1990年阿盟又将总部迁回开罗。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应沙特阿拉伯将伊拉克逐出科威特的要求,发动了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海湾战争,阿盟大多数成员国或多或少地在军事上卷入了这场战争,由此也在阿盟中造成了深刻的裂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