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周期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85页(883字)

以产品的生命周期为基础,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一种理论。

它最早是由弗农在1966年提出的。传统的理论假定存在免费可得的信息及稳定的生产函数,而产品周期模型则假定:跨越国界的信息流动是受限制的;产品生产与销售特性的变化是可预期的。按照这一理论,任何一种产品都要经历下述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在本国从事新产品的创新,其动因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第二阶段是向国外出口。

此时,生产所需的主要要素是高技能劳动力。随着产品趋于成熟,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资本及管理因素变得更为重要。

企业必须决定是否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倘若外国生产者开始生产该种产品,那么为了继续维持海外市场份额,获取来自产品开发的剩余租金,企业很有可能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在下一阶段,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主要是资本和非熟练劳动力,价格竞争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海外子公司通过开发规模经济与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仅可以向所在国市场,而且可以向第三国市场提供服务。

在最后阶段,新的竞争者出现,向它提出挑战。L.威尔斯具体把产品周期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1)通过研究与开发活动,为本国市场开发出一种新产品;(2)向海外市场出口;(3)在其他工业化国家建立子公司,把它们生产的产品同时出口到发展中国家;(4)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子公司;(5)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生产的产品再向美国市场出口。大量经验研究显示,该模型对于制成品的国际流动,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分析框架。

进而,当把企业规模、产业结构的寡头因素考虑进来时,它也是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力工具。但近年来,随着贸易壁垒的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传播,这一模型的解释能力已大大降低。首先,许多跨国公司建立起了全球子公司网络,并拥有全球扫描能力。

因此它们能够对全球任何市场上的机会与挑战做出反应,从事新产品的创新。最初的生产并不必然确立在本国市场。其次,该模型没有解释跨国公司为何选择直接投资,而不采用其他方式,如出售许可证等来获取创新收益。

最后,它仅解释了制造业部门的国际直接投资模式,而没有说明采掘业及其他部门的国际直接投资模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