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产业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119页(978字)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在德国取代工场手工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制度的革命。

始于19世纪30年代。其前提是:(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入侵使德国统治阶级受到极大震动,各邦政府和封建主不得不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从而掀开了德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演进的序幕。(2)19世纪初自上而下开始进行的农奴制改革为创立工业企业提供了货币资本和自由劳动者,行会制度的削弱则使资本主义企业可以较为自由地发展。(3)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为大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统一的国内市场。

(4)法国的大陆封锁政策和普鲁士政府的保护关税政策刺激了德国工业的增长,而英国1825年解除机器出口禁令则使德国有可能从英国输入机器、招聘技工,大力发展机器工业。在此基础上,德国从30年代起开始了产业革命。

德国产业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到1848年为开始阶段。各工业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机器和新技术,纺织工业发展相当可观,但工场手工业和小手工业者的生产在工业中仍占重要地位,工厂型大企业极其稀少。

1846年普鲁士只有22000力蒸汽机,其中14000马力用于采矿和冶金。(2)1848~1871年是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轻重工业部门都有很大发展,机器制造业建立并迅速发展,蒸汽机广泛应用,工厂大工业和资本主义制度基本上确立起来。到19世纪60年代末期,产业革命在先进地区已经基本完成,德国实现了政治统一并成为先进工业国。

(3)19世纪70年代为完成阶段。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和法国支付的50亿法郎赔款,推动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工业已在德国全境取得支配地位。德国产业革命是以普鲁士为中心进行的,其特点有三:(1)它虽然也是由纺织工业为主的轻工业开始的,但很快便由轻工业转向以军火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重工业发展迅速,军火工业及有关部门在整个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

(2)为执行“铁和血”统一德国的政策,普鲁士容克资产阶级采用国家培植的办法大力发展军火工业,因此,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也较早得到了发展。(3)同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前后不到50年,德国产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的经济面貌,促进了德国的经济政治统一,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四分五裂的国家迅速变为统一的、先进的工业国家。

上一篇:德国 下一篇: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