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垃圾债券市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547页(804字)

美国一些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资采用公募发行的低级别债券。

根据穆迪公司或标准普尔公司等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评级的标准,由AAA到BBB四级为投资级,以下为投机级。后种类型证券被认为风险大,有些投资者受法令限制,不能购买投机级的证券。公募发行垃圾债券的都是些规模不大、知名度不高、业绩平平的公司。他们缺少资金时,一般多向银行贷款,或发行私募债券。

但近来投资者较为乐于把资金直接投资于较小的和信誉较低的公司公募发行的垃圾债券上。垃圾债券早在20年代及30年代即已存在,当时并不受人重视,只是80年代以来逐渐受人欢迎。

这种债券的收益率要高于国家公债,一般投资级中的AAA级债券收益率只比公债差50基点~100基点,BBB级债券则差150基点~300基点,而垃圾债券则要差300基点~600基点。另外,这种债券市场不活跃,流通性较差。

垃圾债券市场80年代兴起,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虚拟化以及美国经济全面负债趋势。垃圾债券原来的发行者大都是中小企业,且通过这种筹资方法进行兼并,一时间造成市场的虚假需求和繁荣,成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中隐含的危机因素。

1989年6月,美国证券市场上“垃圾债券”价格出现暴跌。造成这一市场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垃圾债券到期无法清偿的可能性日益增大,拖欠后债权人获得价值补偿的可能性降低,使得债权人对其前景悲观,以致市场出现极脆弱的状况,最终引起价格暴跌。

经过两年的调整,垃圾债券再度呈现生机。垃圾债券市场的恢复主要原因有几点:(1)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已更合理;(2)大多数新发行的垃圾债券有严格的限制规则;(3)新发债主要是高级或高级附属债,而80年代中期的垃圾债券主要是低级附属债;(4)大多数新发垃圾债券主要用于对高成本债务的再融资,而非如上次垃圾债券主要用于收购、接管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