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根森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629页(593字)

一种新古典主义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戴尔·W·乔根森1961年在《二元经济的发展》一文中提出,后在《另一种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检验》(1966年)和《剩余农业劳动与二元经济的发展》(1967年)等文中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摒弃了刘易斯等人关于“劳动无限供给”、农业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剩余劳动、农业与工业的工资水平固定不变的观点,假定农业产出只是劳动的函数,工业产出只是劳动和资本的函数,这两个部门产出的增加主要取决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以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均粮食供给为基本结构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人们称之为乔根森模型。该模型认为:(1)农业剩余的存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工业部门扩张的先决条件。

(2)农业剩余的产生,既取决于农业增长率,尤其是粮食增长率能否超过人口增长率,也取决于农业的技术进步。(3)工业部门的产生和扩张,即工业产出的增加,最初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存在和多少,但从长期趋势看,工业产出增长率等于工业技术进步率加上工业人口增长率及资本存量增长率的加权平均。

(4)工业工资率的增长与劳动份额成反比,与资本积累成正比,并且决定于工业技术进步率。因此,工业部门工资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上升的,农业部门的工资也会随之上升。

由此可见,乔根森模型更强调农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