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国家工业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747页(1069字)

亦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进行国民经济技术改造,使社会化大机器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过程。

十月革命前,俄国工业化已经取得相当的进展,但技术上依赖于西方先进国家,大部分机器设备依靠进口。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基础上,采用新的方法实现国家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1925年苏联经济恢复时期基本结束,年底联共(布)召开第14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工业化的方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从进口机器设备的国家变为生产机器设备的国家,以保证经济独立,增强国防实力。1926年开始实行工业化。

在苏联对外关系及国际局势日益恶化的条件下,苏联共产党进一步提出,保持工业,首先是重工业的高速发展,在较短的历史时期赶上并超过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水平。国家工业化的方针和任务集中体现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之中。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人民节衣缩食,积累资金;勤奋学习,掌握新技术;忘我劳动,增加生产。1928/29~1937年间,公有经济基本建设投资达1 900亿卢布,其中工业占50%左右(重工业占40%左右)。新建和根本改建的大型国营工业企业6 000个。

1937年大工业固定资产比1928年增长4.6倍,其中重工业增长6.6倍,机器制造业增长6.7倍。建立起拖拉机、汽车、飞机、机床、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机具、现代化学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以及新的、大型的电力、冶金、煤炭、纺织、食品等工业基地,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1937年全部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长4.9倍,其中重工业增长9.1倍,机器制造业增长10倍。

本国生产的机器设备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需要。大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77.4%,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32.9%(1939年初数字)。苏联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工业化基本实现。其特点主要是:(1)按照统一的国家计划进行建设;(2)工业高速度发展;(3)突出发展重工业;(4)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解决资金、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问题。工业化的实现使苏联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大大增强。

但苏联人民也为实现工业化付出了巨大代价。1937年轻工业生产只比1913年增加2.7倍,而农业生产几乎是停滞不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应有的提高。

在取得经济独立的同时,苏联削弱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联系。参见“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农业集体化”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