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书籍:世界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1:32:45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374页(665字)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汇率决定理论,与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相对应,强调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理论假设:(1)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各国货币资产可完全替代--抵补性利息平价成立:本国与外国利率差等于远期升水或贴水;非抵补性利息平价成立:预期汇率变动率等于远期升水或贴水。(2)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购买力平价成立:本国与外国商品价格之比等于汇率。

(3)货币持有者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利率和价格。

理论的基本观点:(1)汇率从本质上讲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是由货币市场存量均衡决定的,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本币价值下跌,反之本币价值上涨。

(2)当购买力平价短期连续成立时,国内外收入和利率变动会通过货币需求影响汇率。(3)当购买力平价长期成立时,货币供给的变动,如货币量一次性增加会在短期内使汇率下跌幅度大于长期汇率应下跌的幅度,出现“过分冲击”现象,过分下跌幅度的大小取决于真实利差大小。

(4)在理性预期条件下,汇率是在有效市场中决定的,这时的汇率反映货币持有者可能得到的一切有关货币均衡变动的预期。该理论是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不仅拓展了传统汇率决定理论只注重商品市场的偏颇,也为解释当时汇率行为提供有效依据。

但理论忽视经常项目的作用,许多经济学家经过验证发现,该理论并不能准确适用于70年代后期以来的汇率实践。理论的主要代表是:J.A.弗兰克尔、D.唐毕什、J.F.O.比尔逊和J.A.弗兰克尔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