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斯-费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472页(802字)
描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发展经济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美籍华人发展经济学家费景汉在1961年首次提出,并在1964年详细阐述了这一理论。他们针对刘易斯模型忽视农业的缺陷,明确指出农业不仅是被动地向工业部门输送剩余劳动力,而且还产生农业剩余,提供农产品,促进工业扩张。
同时,将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不生产任何农产品的多余劳动力转移;(2)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农村不变制度工资(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工资)的劳动力转移;(3)农业部门资本主义化后的劳动力转移。
前两个阶段是农村伪装失业者向工业部门转移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在转移的第一阶段,农业总产量不会减少,平均农业剩余等于不变制度工资,因而工业部门粮食不会短缺,现行工资水平不会提高,工业部门可迅速吸收多余劳动力,较为顺利地进入第二阶段。随剩余劳动力的逐渐转移,农业总产量以相应速率下降,平均农业剩余低于不变制度工资,供工业部门消费的粮食不足,工业工资上升,工业部门减缓扩张速度,从而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三阶段的实现。
但是,只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使粮食价格和按工业产品计算的工业工资下降,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工业边际生产率提高,就会导致农业过剩劳动力全部被吸收,工业部门进入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他们认为在第二阶段,关键是如何增加资本积累和提高科技水平。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国技术时,要选择哪些资本节约型,劳动密集型的技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同时,为了保证劳动力转移第三阶段的实现,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必须大于人口增长率,因而发展中国家应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该模型在继承刘易斯二元经济原理基础上,强调了农业增长的作用以及工业创新的意义,从而发展了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经济学家们有时把这两个模型合称为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