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增长理论

书籍:世界经济学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22:02:4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世界经济学大辞典》第509页(678字)

关于世界经济增长极限的理论。

由罗俱乐部组织30多位学者于1968年讨论人类发展前景时提出,并由美国经济学家D·H·梅多斯整理成《增长的限制》一书于1972年出版。福雷斯特在1971年出版的《世界动态学》一书中也提出了《经济增长有限》的理论。

他们认为,影响经济增长有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五大因素,其共同特点是按指数增长。公式为A=P(1+r)N,其中,P代表某增长因素基期的数量,r代表每期的增长率,A代表第N年的该因素数量。表现指数增长的最好形式是倍增时间,最简便的计算方法是用70除以该因素的年均增长率。例如,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则人口增长1倍需35年。梅多斯等人运用电子计算机,经过综合考察和计算,认为当前资源迅速减少,环境被严重污染,人口急剧增加,粮食短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放慢。到公元2100年,人类将面临毁灭的厄运,出现“世界末日”。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惟一办法是,从1975年起停止人口增长,使每年的出生婴儿等于该年的预期死亡人数;从1980年起停止工业投资增长,使投资率等于折旧率,实现经济的“全球均衡”。

与此同时,每一单位工业品的物资消耗量降到1970年的1/4,污染降到1970年数值的1/4。

经济增长的重点从生产物质产品转向服务设施,增加粮食生产,提高人均食物量,延长工业资本的平均寿命等。总之,使主要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值增长。

罗马俱乐部这种悲观的零增长理论引起了不少争论。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的观点是带着电子计算机的马尔萨斯,零增长只能使人类自取灭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