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力量的勒纳指数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83页(671字)

勒纳指数是由经济学家A·勒纳于1934年提出的一个衡量垄断程度的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L=(P-MC)/P

式中,L为勒纳指数,P为市场均衡价格,MC为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水平线,其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边际收益MR等于产品价格P,从而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知,市场价格与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而在出现垄断力量的市场上,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下方,边际收益MR低于产品价格P,从而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可知,市场价格高于厂商的边际成本。于是,很自然地就可以利用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价格P与厂商边际成本MC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市场的垄断程度,上述公式就是从这一原理出发定义勒纳指数的。

由定义式可指,勒纳指数的取值在0到1之间。

当市场为完全竞争时,P=MC,由定义可知L=0,即不存在垄断;L取值越大,则市场垄断程度越高。

另外,由勒纳指数L和需求弹性Ed的定义可知,L=(P-MC)/P=-1/Ed,这里的Ed是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在利润最大化产量处的需求弹性。

这一关系表明: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绝对值越小,则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