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手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12页(716字)
指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该词出自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的一段话,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之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伦敦,丹特公司,1955年,第246页。
)这段话的意思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决策个体——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他们都是具有完全信息的理性经济人,他们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即在市场上,消费者只关心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其结果是形成对产品的需求和对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者只关心自己所获得的利润,其结果是形成对产品的供给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是,由于价格的调节作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可以自动达到均衡,即自动达到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满意的状态。
价格的这种自动调节功能就是“看不见的手”,它被认为是完全竞争市场的最大优点,它能保证市场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即在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并据此说明自由主义的政策信念。
但是,“看不见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比如,存在垄断、外在性或者不完全信息等等情况,或者经济运行的波动导致失业、通货膨胀等。此时,政府干预作为“看得见的手”就是必要的甚至是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