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时滞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169页(372字)

“内在时滞”的对称。

从经济政策的实施到政策对经济完全发生作用达到预期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外在时滞是一种分布时滞,即一旦政策付诸实施,它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经济完全发生作用。这是因为政策实施之后,首先影响中间变量,然后才能由中间变量影响所要达到的目标变量。

例如,减税政策实施后,首先影响税收与可支配收入(中间变量),然后才能影响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水平(目标变量)。

外在时滞是由政策影响中间变量和中间变量影响目标变量所需要的时间所组成的。不同经济政策的外在时滞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外在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的外在时滞较长。要使经济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应该考虑到不同经济政策的外在时滞对经济政策效应的影响。

参见“内在时滞”。

上一篇:决策时滞 下一篇:内在时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