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63页(1336字)

人类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必须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管理活动,而管理学正是为有效地进行人类的管理活动而提供理论和方法的。

现代管理学以现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为其基本指导思想,以系统的方法和权变的方法为其理论操作的基本方法。它旨在帮助任何组织解决两个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性命题:①效能(effectiveness),即“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说要提出正确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目标;②效率(efficiency),即把“正确的事做好”,也就是使下列不等式成立:

#(式中,O表示产出,I表示投入)

该式表示产出与投入之比严格大于1。

管理学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学,即指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等,通常称为管理学原理或管理学基础。

它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诸如:工商企业、军队、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以及政府机关、教会等等。广义的管理学则为一个学科群,仅以盈利性组织的理论看,它既包括市场学、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研究与开发(R&D)理论、公共关系学等学科,又包括管理经济学、公司法学、运筹学、比较管理学等。管理学学科有4个特点:①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管理学以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法学等为其基础理论。②是为现实的组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亦即其理论或研究课题具有可操作性。

③在研究(或管理教育和培训)方法上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及社会调查等。④它承认任何理论结论都具有暂时性,随着人类管理活动的发展,理论本身必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管理被作为一门学科并形成正式而系统的理论,不过才有百余年的历史。

它始于3位伟大的学者,即“管理理论之父”——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科学管理之父”——美国的弗雷得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组织理论之父”——德国的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所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管理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或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复杂的人类管理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因而出现了理论丛生、学派林立的繁荣现象。据已故着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在80年代初的统计,共有11个学派。它们是:①经验主义管理学派或称案例学派;②人际关系学派;③群体行为学派;④社会协作系统学派;⑤社会技术系统学派;⑥决策理论学派;⑦系统管理学派;⑧管理科学或称运筹学学派;⑨权变理论学派;⑩管理活动或称经理角色学派;⑾经营管理理论或称管理程序学派。多数西方学者认为,管理学主要由三大学派构成,即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行为科学(含人际关系学派和群体行为学派)学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