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极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396页(675字)

关于地区发展的一种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提出的一种理论。

他认为,由于地区或部门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形成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聚集在某一地区或大城市,从而形成发展极。发展极的作用是对它所影响的广大地区发挥扩散效应,形成以中心城市(发展极)为依托的、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经济网络,产生外部经济效益,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发展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吸引中心,即把边沿地区的居民吸引到发展极来,减少边沿地区的人口压力,使那里的农户耕作面积扩大并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边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另一类是扩散中心,即通过向边沿地区投资和引进技术,增加边沿地区的人口密度,促进那里的开发和发展。

发展极和“增长点”不同,前者侧重于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作用和发展极对广大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后者则偏重于外部经济效益和增长点地区自身的增长;发展极的作用不仅限于带动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带动其影响所及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的变化,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自身的发展进步。

发展极理论事实上是把不平衡发展思想、创新学说和人力资本与资本流动的观点结合起来,转化为地理空间的概念,形成一种“地区不平衡发展理论”。发展极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计划的指导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这些国家有计划地制定适于国情的发展战略,积极地建立发展极并通过其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参见“佩鲁·弗朗索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