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615页(765字)

国际收支调整方法之一。

是琼·罗宾逊针对30年代国际收支调整实践提出来的。它以歇尔的部分均衡分析为基础,即把马歇尔对单一商品生产和价格的供求分析,扩展到进出口上,主要研究汇率变化的影响,特别注重分析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问题,即注重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所需要的条件。

根据这种理论,一国如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会贬值,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而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出口获得刺激,而进口则受到压抑,从而使国际收支逆差得到纠正。

在相反情况下,如一国的国际收支盈余过大,本国货币会升值,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但贬值之后,出口实际增加和进口实际减少的程度,以及升值之后,出口实际减少和进口实际增加的程度,则与进出口需求弹性关系很大。

需求弹性越高,汇率变动在纠正国际收支失衡方面的效果越大。为使贬值能减少国际收支赤字,升值减少国际收支盈余,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价格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总和,必须大于1。

这就是着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这一条件的实现,在理论上能使国际收支失衡现象在汇率调整之后得以纠正,因此亦称为外汇市场的稳定条件。

弹性分析法之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界长期流行,一方面是它迎合了自由贸易论者的主张,适合西方各国政策制定者的需要,同时也是因为在实践中,许多国家用汇率变动方法调节国际收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弹性分析法的主要缺陷有3个方面。

第一,忽视了弹性机能的时滞因素。第二,过分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相对价格效应,忽视宏观经济学的收入效应。第三,在方法论上,它基本是一种部分均衡分析,忽视了汇率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反作用。弹性分析法过高地估计了汇率变化的作用,这正是它在许多国家的实践中遭到失败的根本原因,并因此受到以后产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批评。

分享到: